北大科研进展

首页» 北大科研进展

北京大学的防治SARS联合攻关情况通报

(至2003-5-14)

北京大学防治SARS联合攻关组由生命、数学、物理、化学、基础医学等基础方面的学科,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应用性学科,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科研人员联合组成。

北大获教育部首批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项目 (2003-4-30)

教育部日前启动首批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项目。在总共18个项目中北大教授承担4个项目研究,

1.        陈慰峰院士:病毒免疫原及疫苗研制;

2.        韩启德院士和郭岩,耿直教授:流行病学研究 ;

3.        来鲁华教授:抗病毒创新药物研制 ;

4.        果德安教授:中药和天然药物快速研究与开发 。

北京大学医学部牵头组建“高校网上SARS合作研究中心” (2003-4-30)

教育部专项基金资助,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牵头组建“高校网上SARS合作研究中心” 。目前,正在收集各高校信息。

 

我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防治SARS紧急专项资助 (2003-5-12)

我校3项关于“非典型性肺炎”基础研究的项目申请获得资助,总经费85万元。

3个项目是:

1.        生命科学学院的邓宏魁教授:SARS假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及药物和疫苗的研制

2.        北大第一医院的王广发教授:SARS肺损伤机制探讨

3.         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的王月丹(陈慰峰院士):SARS相关冠状病毒抗原肽疫苗的基础研究。

这次防治SARS紧急研究项目是基金委适应形势需要、采取超常规方法紧急启动的专项项目,首期拨出专款600万元。从提出立项建议、发出申请指南,到受理申请、专家评审,最后确定资助项目,总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基金委希望能利用自身在资助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较好的条件和基础,重点资助非典型肺炎有关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力求尽快在病原的传染途径、病原的变异规律、病原的致病机理、免疫的预防和免疫的机制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为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做出贡献。

在基金委遴选资助的总共22个项目中,我校共获得3项。

医学部获得863计划“非典型肺炎防治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制”专项计划资助(2003-5-9)

根据我国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的紧急需求和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的统一安排,863计划以快速反应方式,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在生物和现代农业领域设立了“非典型肺炎防治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制”专项,专项一期经费6000万元。我校基础医学院院长顾江教授牵头的“SARS的病理解剖、标本采集和病理的机制研究”课题,获得该专项计划200 万元的资助。该项目与北京市地坛医院合作,建立国际水平SARS实体解剖实验室,充分利用宝贵的尸体资料进行研究,揭示SARS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死亡原因。

学校紧急启动有关项目:

1)P3实验室建设

2)紧急启动了SARS临床诊断、治疗,疫苗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假病毒模型建立与疫苗 ,病人免疫状态,病原学研究,抗SARS药物研制,病理机制研究等十几个研究课题。

研究平台的建立

1)  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申报在北京大学建立“国家新型传染病防治研究中心” 。针对可能的新型传染性疾病,建立高水平、开放式的研究平台,进行多学科、交叉学科基础性研究,开展国内外合作,为我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和人才支持,促进国家医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协商,合作筹建巴斯德研究所分所。

积极参与国家和北京市的防治非典工作

1)张礼和院士已进入国家SARS的攻关专家小组。

2)公共卫生学院、数学学院的志愿者奔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工作。根据市政府及各区县的要求作流行病学调查。参加防治“非典”热线电话值班、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热线咨询等工作。

                                                   

(科学研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