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京大学的实验室建设在不同层次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首先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与中科院化学所联合筹建的“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于2004年6月10日正式挂牌,并于11月20日举行了第一届学术报告会;经教育部和中科院批准组建了第一届理事会,并将在理事会中讨论实验室主任聘任和实验室设置的重要问题。实验室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加快实体化建设的步伐。北京大学结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综合优势,正在申报“分子医学国家实验室”。在学校主要领导的直接组织参与下,实验室申报工作相继经历了向教育部汇报、接受科技部“973”生命科学专家组的实地考察、接受科技部“973”顾问专家组的答辩等过程。在此过程中,更加明确了北京大学在分子医学领域中的优势和建设目标,逐渐凝练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体系结构。
第二,一批重点实验室参加评估,5个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在科技部委托国家基金委组织的化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良好类实验室;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在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数理、地学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均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暴雨与旱涝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参加了评估。
第三,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一年中,对教育部2003年批复立项的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流行病学以及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的信息数学与信息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建设计划的论证工作,对信息类的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的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纤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可行性论证,对2001-2002年度设备更新改造的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设备验收,对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进行主任换届工作,促进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力学系共建。另外,在科技部纪念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20周年表彰活动中,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先进集体,黎乐民院士和张礼和院士被评为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