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研进展

首页» 北大科研进展

863计划课题“耐旱耐寒草坪草新种质的培育”通过成果鉴定

129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邀请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我校生命科学院林忠平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承担的863计划课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耐旱耐寒草坪草新的种质”的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审阅了技术资料,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和答疑,部分专家进行了田间考察,经认真讨论,形成如下鉴定意见:

1、从我国特有的耐旱、耐寒物种厚叶旋蒴苣苔、沙蒿等中克隆了新的耐旱、耐寒功能基因8个,并对部分基因的5,端调控区进行了克隆和功能研究。申请相关专利4项。

2、利用上述基因对几种重要的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紫羊茅等)进行了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株系800多个,经连续3年田间试验,筛选出了20个绿期延长且耐旱、耐寒性增强的转基因草坪草株系,其中部分株系效果显著,极具开发应用前景。在北京、山西进行了规模化的、多点的田间试验。已有6项转基因草坪草的中间试验和4项环境释放获得批准。初步研究了不同株系的生育特点和栽培技术。

3、此外还利用辐射诱变技术进行草类的遗传改良,已获得抗逆性良好的株系,其中稳定的株系5个,具备了进入规模化繁育的条件。

4、坚持研究与开发密切结合,形成了上、中、下游相配套的研究开发体系,为转基因草坪草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课题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数据翔实可靠。该研究在克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旱耐寒基因及转基因草坪草培育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选育节水型的和长绿期的冷季型草坪草新品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体系和一批有价值的草坪草新种质资源。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建议今后对重点株系进一步加强研究,创造条件,加快产业化进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