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研进展

首页» 北大科研进展

基于超导加速器的THz及红外光源用户委员会会议

THz研讨会召开

221日“北京大学基于超导加速器的THz及红外光源用户委员会预备会议暨THz辐射研讨会”在北大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会议室召开。中科院基础局局长物理所张杰院士应邀进行了“THz辐射在物理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陈佳洱院士、甘子钊院士、原子能研究院张焕乔院士以及来自学校各院系和医学部的十多位教授出席了研讨会。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张新祥教授主持了会议。

THz辐射是介于红外与毫米波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是人类尚未完全认识并很好加以利用的最后一个波(光)谱区间。国际科学界公认其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以及材料、通讯、国家安全等技术科学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2004美国能源部与国家基金委用会制定的THz发展战略中特别指出,有一些应用课题必须依靠高功率的THz光源,而这样的THz辐射只能来自基于加速器的超快电子束。2002年底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实验室在Nature上报道了他们基于超导加速器的THz源其功率达到了20瓦,因而在科学界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科学之门。北京大学正在建造的40MeV超导加速器是国家973项目“基于超导加速器的SASE自由电子激光关键物理问题及相关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台装置也非常适合产生高功率、相干、可调谐、稳定及超短时间结构的THz辐射。

北大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对这台装置的建造与发展非常重视,林建华副校长多次强调一定要做好培育用户的工作,要先建立起用户委员会并不断进行深入的研讨,明确这台装置以及在北大开展THz应用研究的科学目标和研究思路。

研讨会上甘子钊院士、化学学院吴瑾光教授、中科院高能所庄杰佳研究员等分别从凝聚态物理研究、化学和生物医学应用以及高能所自由电子激光(FEL)运行与应用状况等几个方面展望了这台基于超导加速器的THz及红外光源的应用前景,以及可能的研究课题。他们都认为,基于北大多学科的整体优势,建造这样一个THz实验平台将带动一批学科前沿课题的开展,大大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原创性研究的产生。

物理学院

20052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