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研进展

首页» 北大科研进展

2005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 2005)即将召开

这一即将在中国举行的最大的纳米科技会议,已经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Nature MaterialsSmall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也对本次会议做了前期报导。会议共收到1100篇论文摘要,将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将安排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士,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S. Iijima(日本NEC公司研究员,1991年发现碳纳米管), Charles M. Lieber(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教授,从事自下而上方法研究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研究), Mark Welland(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纳米中心主任,从事纳米结构和器件的加工和检测研究), Lars Samuelson(瑞典隆德大学教授,纳米结构协会主任,从事低维结构的物理和应用研究) 等将做大会特邀报告。另外有90多位在国际纳米科技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代表人物将做分会邀请报告,同时,会议还有口头报告400多个。

会议围绕纳米材料;自组装技术;纳米器件和纳光电子学;纳米医药与生物;纳米检测和表征;纳米尺度理论与模拟;纳米技术应用;纳米-信息-生物-认知会聚技术等领域的最新发展进行学术交流。北大物理学院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朱星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王琛任大会秘书长,北大信息学院彭练矛教授和任纳米器件与纳米电子学分会主席,朱星教授同时任纳米-信息-生物-认知NBIC会聚技术分会的主席。

此次大会旨在向全社会宣传和介绍纳米科技,探讨这一重要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向学术界展示国际和国内纳米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北京大学将在纳米科技的教育和学科发展中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社会培养和训练更多的从事纳米科技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课程教育和研究条件。会议欢迎校内从事纳米科技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参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