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研进展

首页» 北大科研进展

《ES&T》报道鲁安怀教授发明的一步法处理含铬废水的新方法

Removal of Cr(VI) and Cr(II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s by Natural Clino-Pyrrhotite”在环境领域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同时该刊物还重点配发了题为“One-step process removes chromium from wastewaterA simple and inexpensive new method developed in China for removing chromium 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 could prove useful throughout the world.”的专题新闻报道。

铬的污染物在中国较为广泛,主要来源于大型铬盐生产厂和量多面广的中小型电镀厂及制革厂等。含铬废水的排放严重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导致当地居民不能饮用地下水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国内外的除铬工艺都分为两步,首先通过亚硫酸盐还原Cr(VI)Cr(III),然后加碱使Cr(III)Cr(OH)3形式沉淀。这样的处理工艺成本高,并还产生大量且难以回收的沉淀污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鲁安怀教授在研究金矿化过程时观察到铁的硫化物矿物晶隙与裂隙常常附着有被还原的自然金的现象,从而启发了利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铁的硫化物矿物还原Cr(VI)的思路,同时又巧妙地利用铬的硫化物矿物等物相沉淀Cr(III)。鲁安怀教授研究组将改性的单斜磁黄铁矿粉末加入含铬工业废水中,反应一个小时后就能达到排放标准。该方法能够一步完成还原与沉淀过程,可大大降低一次性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这篇报道引用美国Virginia Tech大学著名矿物学家和地球化学家Michael F. Hochella, Jr.教授的评述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新方法”。研究人员正在考虑开展实际应用的工程实验研究,希望能够与有意向的环保公司合作,在国内外推广此项发明新技术。

鲁安怀教授一直致力于利用天然矿物处理环境污染物新方法的研究工作,旨在发掘无机界矿物天然自净化作用。他曾主持完成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无机界矿物环境属性中天然自净化功能研究》,取得系列环保新技术。这是继物理法和化学法尤其生物法之后的第四类污染治理方法矿物法,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