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研进展

首页» 北大科研进展

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2018年会议在京召开

11月7日上午,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2018年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高文院士及委员(详见与会专家名单)、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助理李晓强以及中心专家等2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与会嘉宾合影)

 

会议由高文院士主持,计算机所所长、中心主任郭宗明做了中心的2017年度工作报告,中心在2017年度共承担科研任务100项,申请并取得软件著作权49项,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81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59项,并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万小军团队提出了多项原创性强的方法,包括基于因子分解与图融合的深层语义分析算法、面向多语言的统一情感分类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摘要生成算法等。与今日头条、南方都市报等单位合作研发写稿机器人,其中与南方都市报社合作推出小南写稿机器人,已能自动撰写民生新闻。

连宙辉团队在手写体中文字库自动生成技术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中文字库端对端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采用一种基于对抗学习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可对用户的字体设计/书写风格进行精确建模与重现,使用该系统,用户只需设计/书写少量汉字(最多775字),系统便可自动生成包含6763个汉字的、具备该用户设计/书写风格的GB2312中文字库。

知识服务产品更加完善,实现了知识的生产、加工、存储、标引、重组及应用全流程服务,可为出版单位构建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知识化加工与管理、知识服务发布、全方位的整体解决方案。

中心的2位技术骨干在会上分别汇报了部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其中,刘家瑛汇报了在“智能影像计算”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基于统计特征/非监督风格化文字和图文自动生成技术研究;朱子玉系统的阐述了中心近两年在出版领域基于知识服务技术做的相关探索,详细介绍了数据的采集、知识库的构建及应用和产品中应用到的关键技术。

此后,专家委员们同技术骨干就电子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对中心2017年度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并对中心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专家们提出,中心今后的工作一方面应深挖汉字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汉字的造型,还应针对汉字的发展脉络展开研究;另一方面,在围绕媒体大数据开展研究的同时,也要注意大数据的信息来源和相关处理操作,并针对新时代出版业的发展情况,不断研发新技术,引导发展新的出版形态。

 

附:与会专家名单:

高  文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院士

田胜立  中国编辑学会 副会长

周明全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

赵  耀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 教授

郭宗明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黄河燕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

李  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卢汉清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