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由欧空局(ESA)承办的第22届国际真空电子学会议(IVEC 2021)上,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杜朝海研究员荣获2021年度的IEEE“真空电子学青年科学家奖”(The Vacuum Electronics Young Scientist Award),并应邀作题为“Gyrotron Research at Peking University”的大会报告。
这一国际奖项于2019年由IEEE电子器件学会设立,每年在全球遴选一名在真空电子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40岁以下青年学者为获奖人。经过激烈的国际评审和竞争,杜朝海成为该奖设立以来的第三位获奖者,也是第一位华人获奖者。
真空电子学主要研究真空中电子的发射与传输、电磁波的激发以及与等离子体的互作用等问题,在雷达、电子对抗、通信、医疗、高能加速器和受控核聚变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杜朝海长期从事毫米波-太赫兹波真空电子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SAF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中英人才国际合作项目(牛顿高级学者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国家863计划等多个项目,先后研制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高增益回旋放大器、调频回旋振荡器和太赫兹谐波回旋管等。他迄今已发表高水平SCI期刊论文70余篇,应邀在Springer出版了国际上回旋放大器领域的首部英文专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主持编写的回旋管专用计算软件获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目前,杜朝海主要致力于实现1THz的连续波辐射源、超宽带调频太赫兹回旋管和单片集成太赫兹真空电子芯片,并推动其在医学诊疗、无线通信和太赫兹波谱学等方面的应用。
信息来源: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