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研进展

首页» 北大科研进展

北京大学组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宣讲培训会

 

11月3日上午,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在新奥工学大楼组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宣讲培训会,校内理工医科30余家二级单位近百名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报名参加宣讲会。

 

宣讲培训会现场

首先,科研部副部长张存群介绍了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合作整体情况,并针对国际科研合作过程中如何加强风险防范进行了宣讲。她鼓励各院系和老师们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的时代使命,积极承担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参与建设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共同应对全球重大挑战和难题,提升北京大学国际影响力。

接着,科研部部长助理、海外项目办公室主任范少锋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专项最新政策文件和管理要求,从专项定位、申报评审、过程管理等多个维度详细介绍了有关注意事项,强调了申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关键环节,并对2026年度第一批项目的申报提出了具体建议和申报指导。

在申报经验分享环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吕世贤研究员结合自身的申报实践,从选题设计、团队构建、任务分工、答辩准备等方面分享了心得体会,引起了与会教师的广泛共鸣。最后,科研部与参会人员就申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答疑和交流。

本次培训会内容充实、针对性强,有效提升了学校教师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的理解与把握,为学校下一步组织申报工作提供了管理服务支撑。

 

延伸阅读:

      科技部于2025年10月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重点专项 202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本批次申报指南共涉及11个指南方向,拟支持项目数约225项,国拨经费总概算5.225亿元人民币。每个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2年或3年,项目不下设课题。更多详情见科研部主页《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重点专项 202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