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通知公告

推荐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候选项目公示

               推荐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候选项目公示

我单位推荐下列项目申报2015年度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 2015 0804 日至  2015 08 12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   北京大学科研部成果专利办公室    (推荐单位科管部门名称)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张铭 侯荣菊010-62751439 

: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高速移动复杂场景的无线信道理论与方法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含排序):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含排序):艾渤,程翔,钟章队,谈振辉,官科,何睿斯,刘留,刘寅生,章嘉懿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揭示了在高速移动状态,高架桥、隧道、路堑等特殊场景的新传播机制和信道特征,开创性地建立了动态规则几何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能精确刻画高速移动复杂场景特征的信道模型,以及适应于高速移动的快速同步和低时延信道估计方法。主要成果如下:具有化作i高无线传输的可靠性。研究内容涉及

1. 提出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测量准则与方法。提出高速移动复杂场景统计区间、采样间隔等测量准则及方案,减小了切换次数,可对沿线所有基站覆盖进行无缝信道特征采集。获取了最高时速420公里、总长8000余公里复杂场景大、小尺度信道测量数据库,为进行信道特征获取以及关键技术性能评估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学者将我们的测试数据作为评估列车宽带接入容量的重要依据。

2. 发现新的传播现象和信道特征。首次揭示列车等大型用户在隧道中运行时电波传播的近阴影现象,依据该现象提出隧道中电波传播“远视距区”概念,对于使用分布式天线替代昂贵的漏泄电缆实现隧道内无线覆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发现高架桥“屏障”效应及其对减弱信道多径衰落的作用;发现路堑U形结构加剧了多径效应。这些发现丰富了电波传播理论,对于完善通信网络设计以及确保行车安全意义重大。

3. 建立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建模理论与模型。开创性地提出了动态规则几何建模方法,成为继参数建模、随机几何建模和静态规则几何建模方法之后的又一类崭新的信道建模方法,丰富了现有信道建模理论。新方法可以更好地建模高速移动的车载通信环境并保持较低的建模复杂度。该成果受到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学者的关注,成为ESI高被引论文。

4. 提出快速同步及低时延信道估计方法。传统移动通信场景中的终端移动速度较低,有足够时间获取同步及实现信道估计。但在高速移动条件下,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同步捕获以及精确的信道估计。提出具有快速捕获、高估计精度、很好跟踪能力的同步以及信道估计方案和算法。研究成果对高速移动场景数据可靠传输奠定了理论基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