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首页» 科研成果» 科研奖励» 奖励公示
MENU

北京大学参与2018-2019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成果公示

按照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的相关要求,现对北京大学参与完成的项目予以公示。
公示期自2019年4月3日至4月10日,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对公示内容及相关信息提出异议,逾期不予受理。异议需以书面形式提交,陈述异议理由,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联系人:郑英姿,刘超
电话:62768091,62751439
邮箱:zhengyz@pku.edu.cn,liuchao105@pku.edu.cn

项目名称:转基因农作物生产影响和环境效应评估关键技术
候选单位: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北京大学
    3. 北京理工大学
    4. 中央财经大学
    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候选人:(以排序例出)
黄季焜,胡瑞法,乔方彬,Carl Pray, Scott Rozelle, 吴孔明,王晓兵,陈瑞剑,仇焕广,蔡金阳,范存会,黄旭升,米建伟,王子军, 张超
项目简介:
转基因农作物在产业化种植后的影响在上世纪末还是未知数,转基因农作物大规模推广后产生的经济与环境等影响既是当时生物科技界急需回答的关键科学问题,也是政府制定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政策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转基因农作物在大规模推广后的短期与长期生产影响与环境效应如何?在大田生产上的微观影响和对农业产业及整体国民经济的宏观影响如何?在研究方法上如何评估以上这些影响?当时无论是国内或者国际,均缺乏相关的研究。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依据转基因农作物的生产特征及其变化、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供需均衡原理,构建了转基因农作物的生产和环境的微观与宏观影响、短期与长期影响的系统评估技术和分析平台,并利用该系统分析了转基因棉花等的影响。一是将转基因农作物的影响从实验室和环境释放研究扩展到大规模的大田尺度,建立了转基因农作物农户种植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农作物的生产记录数据库,构建了以风险控制生产函数为主的计量经济模型短期微观影响分析系统;二是从1999年开始,先后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6省2000多个地块建立了转基因棉花的农艺性状及生产与环境影响的长期观察点,开展了历时14年的跟踪研究,研发出一套转基因抗虫棉长期生产与环境影响动态变化的评估技术和分析平台,以此揭示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利用的可持续性问题;三是基于转基因农作物的短期与微观影响结果,结合农作物生产投入与产出关系以及农产品市场供需反应,建立了以农作物为主的一般均衡模型,系统评估了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对各种农产品、非农部门及整体国民经济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包括四项科技创新:1)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以降低风险为主要特征的抗虫转基因作物生产和环境效应的评估方法与思路,建立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短期到长期影响的系统评估技术体系,构建了转基因农作物推广对其他农产品及其他产业影响的传导途径与机理的模拟分析方法;2)利用所建立的评估技术体系开展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表了转基因农作物在大田条件下对生产、环境及农民身体健康短期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3)揭示了转基因棉花对生产、农药施用、目标害虫和次要害虫的长期动态影响,揭示了农户施用农药与其身体健康的关系,揭示了主要转基因农作物对不同行业及整体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影响;4)提出并论证了转基因作物育种科技发展及提高生物技术研发竞争力的路线图,提出了增加转化体选育群体等提高我国农业技术研发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本项成果在学术上被广泛引用。发表了72篇论文(其中3篇Science、1篇Nature、4篇Nature Biotechnology,41篇SCI/SSCI论文,21篇CSSCI/CSCD论文)和2部专著。论文合计被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SCI他引1115次、SSCI他引545次;Web of Science全部数据库他引1968次。其中,提出的采用风险控制生产函数分析抗虫转基因作物生产和环境效应的评估思路被国际学术界广泛采用;加州大学等1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引用本项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成果,将其作为未来全球生物技术研发的重要依据;Science、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对本研究成果作了专门评论;一些从事作物科学研究的学者将本项研究成果作为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培育等研究的重要依据。
成果服务于国家重大决策需求并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显著的间接经济效益:10份政策报告得到了国家领导人批示,加强转基因技术研发、加强转基因重大专项的中下游整合、增加基因转化群体、有序推进农业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等多项政策建议被政府采纳,为国家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提供了重要立项依据,在完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和规范转基因作物推广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促进了种业企业的生物育种产品开发和管理。

相关成果证明材料: 
1、    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并产生政策影响的重大咨询报告目录
1.1    加速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将对我国经贸利益产生积极影响,2003年。
1.2    有关国家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分析,2004年。
1.3    美国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策略及启示,2004年。
1.4    关于加强我国种子市场管理的建议,2005年。
1.5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三十年:评估和政策建议,2008年。
1.6    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与产业化的政策建议,2009年。
1.7    做大做强我国种子产业的目标和政策建议,2010年。
1.8    关于建立我国转基因研究技术规范,避免跨国公司知识产权陷阱的建议,2011年。
1.9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提高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正确认知,2015年。
1.10    警惕国外势力对国内转基因安全性误导,创造科学理性舆论环境,2016年。

2、    国家部委政策报告采用证明
2.1 科学技术部重大专项办公室采用证明
2.2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采用证明
2.3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采用证明
2.4 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采用函
    
3、企业成果采用证明
3.1    大北农公司采用证明
3.2    中国种业集团成果采用证明
3.3    奥瑞金公司成果采用证明
3.4    创世纪公司成果采用证明
3.5    隆平高科成果采用证明

10篇代表性论文目录
1.    Pray, Carl, Danmeng Ma, Jikun Huang and Fangbin Qiao. 2001. Impact of Bt Cotton in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Vo1.29 (2001):813-825.    
2.    Huang, Jikun, Scott Rozelle, Carl Pray, and Qinfang Wang. 2002. Plant Biotechnology in China, Science, Vol. 295, No. 25 (2002): 674-677. 
3.    Huang, Jikun, Scott Rozelle, and Carl Pray. 2002. Enhancing the Crops to Feed the Poor, Nature,Vol.418, No. 8 (2002): 678-684. 
4.    Pray, Carl, Jikun Huang, Ruifa Hu, and Scott Rozelle. 2002. Five Years of Bt Cotton in China: the Benefits Continue, Plant Journal, Vol. 31, No. 4 (2002): 423-430.
5.    Huang, Jikun, Ruifa Hu, Scott Rozelle, Fangbin Qiao, and Carl Pray. 2002. Transgenic Varieties and Productivity of Smallholder Cotton Farmers in China,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Vol. 46, No. 3 (2002): 367-387.    
6.    Huang, Jikun, Ruifa Hu, Hans van Meijl, and Frank van Tongeren. 2004. Biotechnology Boosts to Crop Productivity in China: Trade and Welfare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75(2004):27-54.
7.    Huang, Jikun, Ruifa Hu, Scott Rozelle and Carl Pray. 2005. Insect-Resistant GM Rice in Farmer Fields: Assessing Productivity and Health Effects in China, Science, 308 (2005): 688-690.    
8.    Huang, Jikun, Jianwei Mi, Hai Lin, Zijun Wang, Ruijian Chen, Ruifa Hu, Scott Rozelle and Carl Pray. 2010. A Decade of Bt Cotton in Chinese Fields: Assessing the Direct Effects and Indirect Externalities of Bt Cotton Adoption in China,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Vol. 53, No. 8 (2010): 981-991.  
9.    Zhou, Ke, Jikun Huang, Xiangzheng Deng, Wopke van der Werf, Wei Zhang, Yanhui Lu, Kongming Wu, Feng Wu. Effects of land use and insecticides on natural enemies of aphids incotton: First evidence from smallholder agricultur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183 (2014): 176-184.  
10.    Zhang, Chao, Ruifa Hu, Jikun Huang, Xusheng Huang, Guanming Shi, Yifan Li, Yanhong Yin and Zhaohui Chen. 2016. Health effect of agricultural pesticide use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M crops. Scientific Reports, Vol. 6:34918 | DOI: 10.1038/srep34918.

 

TOP